个人主页 >>
个人简介 个人动态 作品展示 名家点评 旅途写生 艺术相册 业界新闻 业界展讯
简介
    乔海旭简介:乔先生的人像漫画作品独树一帜,其独特的创造力令人惊叹。他通过不同的线条姿态,展现他对线条语言娴熟的把握,让线条魅力尽情绽放。他笔下的人物不单单富有鲜活的灵魂,更是重构了一个线条写意的奇特世界。酣畅淋漓的线条走笔,如云卷云舒般地洒脱不羁... 详细>>
动态
漫画家乔海旭绘画风格在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引起热烈反响
2014年9月20日在国际收藏艺博会上与美国女画这柳德米拉...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2015年5月1日 乔海旭参加动漫展
参加广州大剧院艺术活动
乔海旭2014年1月应邀参加广州英国领事组织的文化活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乔海旭2014年12月在国际艺博会表演引轰动
作品
乔海旭国画 人物写意
乔海旭国画人物 朋友画像
乔海旭国画 小女孩
乔海旭国画 写意少女
简约之美 人体
简约之美 少女1
简约之美 少女2
简约之美 时装人体
简约之美 小蛮腰
显示内容
    分享到:

    何鄂:雕塑生命的“绿意”

      作者:王牧雨2024-02-28 08:4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查看大图

      《黄河母亲》工作现场。(资料图)何鄂雕塑院供图

      每次见到何鄂先生,这位满头银发的雕塑艺术家,总是或伏案绘草稿、写笔记,或在雕塑着……今年虽已是87岁高龄,在她身上感受到的依旧是旺盛的艺术创作活力。

      《黄河母亲》城雕的作者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何鄂,她七十年来从未间断与脚手架、泥石打交道,创作出一件件雕塑艺术精品。近日,中国雕塑学会专家顾问、甘肃省政府文史馆资深馆员、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何鄂接受记者专访,讲述她的“雕塑人生”。


      “好奇加勇敢”

      “我从小特别爱画画,因为父母和‘长安画派’的开创画家赵望云前辈是至交,绘画上受到潜移默化感染,常常照样描摹,着了魔地画。”祖籍上海金山、在大西北成长扎根的何鄂先生说“自己与艺术的结缘是与生俱来的喜爱”。

      1952年初,受家里经济情况的影响,上中学的何鄂辍学在家半年。“那时候我奶奶让我去爸爸工作的银行上班,我不愿意,还反抗过。”何鄂先生回忆,尽管当时奶奶并不看好她的爱好,但她仍在心中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画好”。

      半年后,15岁的何鄂考入西北艺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成为西北第一个学雕塑的女子,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雕塑艺术之路。

      谈及从热爱画画到雕塑,何鄂总结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加勇敢”。她说:“第一年都是打基础,到了第二年分专业的时候,我看到前两届班里都没有学雕塑的女学生,所以我就选择了雕塑。”只是当时的何鄂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个选择,成为她一生的事业。

      学习雕塑是一门苦差事,何鄂回忆,学生时期就常常需要挖泥、砸泥……但她并不觉得苦,她说:“因为年轻,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觉得干什么都很新鲜。”

      1955年大学毕业,何鄂被分配到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1962年,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兼兰州艺术学院院长的常书鸿,从学校选择几位老师去研究所工作,何鄂就是其中一位。“本来以为就去四五年,但没想到一待就是十二年,这十二年更是成为我之后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石。”何鄂说。


      “我是一个幸运儿”

      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不久,何鄂被安排去塑唐代第194窟龛北侧红脸天王,当时她只觉得这尊天王精美、有力量。几年后,又去塑该窟南侧的笑脸天王时,发现两身天王竟有着诸多不同:一个衣领向内弯,一个向外弯;甲胄胸前一个是绳带,一个是皮带……

      “后来细细比较,发现两身近在咫尺、姿态相同的天王,居然有13处不同!当时我兴奋得不得了,仿佛触摸到古代工匠的心跳。”何鄂说,仅仅相隔两三米的天王像,古代工匠却通过细节的创造,塑造了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形象。

      在敦煌的12年临摹、研究、熏陶,使何鄂领悟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留下了千千万万的遗产。“遗产上写满了‘密码’,就是创造,我触摸到的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浪花”。何鄂表示,她觉得自己在艺术道路上是一个幸运儿。

      1974年,何鄂从敦煌回兰州后,抒怀她对古代无名塑匠创造智慧的崇敬,创作了作品《巨匠》,她在作品背面恭敬地刻上“献给古代优秀文化的创造者”,该作品获得1979年甘肃省美展一等奖,参加了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


      “创造就是我的生命力”

      1982年,何鄂被调去西安电影制片厂为电影《丝路花雨》做敦煌彩塑道具,在一本画册中看到了自己临摹的四件作品,画册是纪念中日建交十周年敦煌壁画彩塑在日本展出而特别推出的。何鄂说,起初看到作品的署名很是欣喜,之后却感到失落,她说:“我能临摹,我们的儿女、后人们都可以。即使我们把古人的作品临摹得非常好,但这个艺术的光芒永远是属于古人,不是我们的,我们应该创作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

      自此,何鄂潜心于作品的创新,在创作中更加遵从于内心的感动。1984年她以对民族的无限热爱构思了《黄河儿女》,一个妈妈,一个孩子,还有个西部汉子。何鄂说:“当时只想到黄河和甘肃民众之间的不解之缘,后来又想我们是黄河儿女,我们的孩子也是黄河儿女,母亲是永恒的。立即减去了西部汉子,成为现在的《黄河母亲》。”

      “母亲象征中华民族,幼儿借用了女儿婴儿时期一张照片,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何鄂说。

      1984年,《黄河母亲》设计稿完成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城雕设计方案展,设计稿被大连市选中,大连方面通过甘肃省美协告知何鄂,说大连希望建造并询问造价。何鄂当即回信谢绝了,她说:“兰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心希望它建在兰州的黄河边。”

      1984年《黄河母亲》作品获“全国首届城雕设计方案奖”,1987年,城雕《黄河母亲》(花岗岩)在全国首届城雕评比中获“优秀奖”,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黄河母亲》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如今《黄河母亲》雕像已享誉海内外,成为兰州市地标。

      何鄂一直希望有一个能够更好发挥自己创意的平台。1994年,57岁的何鄂辞去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职务,创办了甘肃何鄂雕塑院。近30年来,何鄂雕塑院已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建造了200余个雕塑项目,把从敦煌传统文化中得到的感悟和对新时代文化的责任担当,通过雕塑作品呈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何鄂说:“好的城市雕塑能够为城市的形象加分”。2006年落成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成吉思汗雕塑群》,由五座群雕组成,原创作者何鄂负责工程总指挥、艺术总监,作品用铜480吨,焊接用气6637瓶。2006年《成吉思汗雕塑群》获得了“全国城雕评比年度大奖”,被誉为“新时期雕塑的奇迹”。

      “我能够奉献给中华民族的,唯有雕塑!”如今,何鄂仍在创作,仍然有很多的艺术灵感,她说创造就是她生命的源动力。

      对于从事艺术的年轻人,何鄂寄语:“充满热情吧。你要爱这个时代,爱这个社会。人生如此美好,一分一秒珍惜它!人生如此美好,一点一滴用好它!”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标签>> 艺术新闻 雕塑 艺术 美术 甘肃
      ※〔乔海旭艺术网〕个人网站 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中国美术家网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31(s)   7 queries